4.1.1 填写说明
项目对比 | 收入确认方法 | ||
企业所得税 | 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 ||
会计 | 小企业会计准则 | 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因此,这种情况不存在税会差异。 | |
企业会计准则 | 不具有融资性质 | 通常在发出商品时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确认收入。 因此存在税会差异:差异点在于确认收入的时间不同。 | |
具有融资性质 | 通常在发出商品时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认收入。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冲减财务费用。 因此存在税会差异:差异点在于确认收入的时间以及金额都不相同,会计上确认的收入以及冲减的财务费用都需要纳税调整。 |
4.1.2 案例解析
【案例】甲公司(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设备一台,合同约定不含税价500万元,分3年收款,每年12月31日分别收取2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设备成本为400万元。另外,假设未来3年收款的500万折现后的现值为450万,差额的50万三年内分别摊销20万、16万、14万。
分析:会计上属于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1)2017年销售商品时,按现值确认收入。
借:长期应收款585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450万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50万元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85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万元
贷:库存商品400万元
(2)2017年末,收到款项并摊销未确认融资收益(2018年和2019年的分录类似,只是金额不同)。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20万元
贷:财务费用20万元
借:银行存款234万元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34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234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万元
报表填写:根据上述会计处理,结合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可以发现,会计上确认的收入以及冲销的财务费用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其中,收入的差异通过A105020表调整,冲减的财务费用通过A105000表第22行调整。2017~2019三年的纳税调整情况如下:
(1)2017年
行次 | 项 目 | 合同金额(交易金额)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纳税调整金额 | ||
本年 | 累计 | 本年 | 累计 | ||||
1 | 2 | 3 | 4 | 5 | 6(4-2) | ||
5 | 二、分期确认收入(6+7+8) | 5000000 | 4500000 | 4500000 | 2000000 | 2000000 | -2500000 |
6 | (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 | 5000000 | 4500000 | 4500000 | 2000000 | 2000000 | -2500000 |
14 | 合计(1+5+9+13) | 5000000 | 4500000 | 4500000 | 2000000 | 2000000 | -2500000 |
行次 | 项 目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调增金额 | 调减金额 |
1 | 2 | 3 | 4 | ||
1 |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2+3+…8+10+11) | * | * | 2500000 | |
2 | (一)视同销售收入(填写A105010) | * | * | ||
3 |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写A105020) | 4500000 | 2000000 | 2500000 | |
12 |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3+14+…24+26+27+28+29+30) | * | * | 200000 | |
22 |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 -200000 | 0 | 200000 | |
45 | 合计(1+12+31+36+43+44) | * | * | 2700000 |
(2)2018年
行次 | 项 目 | 合同金额(交易金额)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纳税调整金额 | ||
本年 | 累计 | 本年 | 累计 | ||||
1 | 2 | 3 | 4 | 5 | 6(4-2) | ||
5 | 二、分期确认收入(6+7+8) | 5000000 | 0 | 4500000 | 2000000 | 4000000 | 2000000 |
6 | (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 | 5000000 | 0 | 4500000 | 2000000 | 4000000 | 2000000 |
14 | 合计(1+5+9+13) | 5000000 | 0 | 4500000 | 2000000 | 4000000 | 2000000 |
行次 | 项 目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调增金额 | 调减金额 |
1 | 2 | 3 | 4 | ||
1 |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2+3+…8+10+11) | * | * | 2000000 | |
2 | (一)视同销售收入(填写A105010) | * | * | ||
3 |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写A105020) | 0 | 2000000 | 2000000 | |
12 |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3+14+…24+26+27+28+29+30) | * | * | 160000 | |
22 |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 -160000 | 0 | 160000 | |
45 | 合计(1+12+31+36+43+44) | * | * | 2000000 | 160000 |
(3)2019年
行次 | 项 目 | 合同金额(交易金额)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纳税调整金额 | ||
本年 | 累计 | 本年 | 累计 | ||||
1 | 2 | 3 | 4 | 5 | 6(4-2) | ||
5 | 二、分期确认收入(6+7+8) | 5000000 | 0 | 4500000 | 1000000 | 5000000 | 1000000 |
6 | (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 | 5000000 | 0 | 4500000 | 1000000 | 5000000 | 1000000 |
14 | 合计(1+5+9+13) | 5000000 | 0 | 4500000 | 1000000 | 5000000 | 1000000 |
行次 | 项 目 | 账载金额 | 税收金额 | 调增金额 | 调减金额 |
1 | 2 | 3 | 4 | ||
1 |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2+3+…8+10+11) | * | * | 1000000 | |
2 | (一)视同销售收入(填写A105010) | * | * | ||
3 |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写A105020) | 0 | 1000000 | 1000000 | |
12 |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3+14+…24+26+27+28+29+30) | * | * | 140000 | |
22 |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 -140000 | 0 | 140000 | |
45 | 合计(1+12+31+36+43+44) | * | * | 1000000 | 140000 |
【延伸】通过上面的报表填写情况可见,第一年共纳税调减270万元,第二年纳税调增184万元,第三年纳税调增86万元,这项业务三年总的纳税调整金额为0,也就是说属于暂时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