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人阅读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考点1.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计量模式

后续事项

会计处理

 
(1)成本模式
 

①按期(月)计提折旧、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②取得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③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公允价值模式
 

①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③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注意1】投资性房地产折旧的时间范围:

(1)建筑物:当期增加,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当期照提折旧。

(2)土地使用权:当期增加,当期开始摊销;当期减少,当期停止摊销。

【注意2】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注意3】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

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考点1.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变更形式

会计处理

 
成本→公允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的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已计提的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公允价值→成本

不得变更

【注意】(1)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当首次取得的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直至处置,并且假设无残值。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即使能够表明首次取得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例1.单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会对下列财务报表项目产生影响的是()。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未分配利润

D.投资收益

【答案】C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例2.判断】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答案】√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有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