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人阅读
增值税收入类风险:处置固定资产、下脚料等少计收入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缴增值税或者计税方法适用错误风险

  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是“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前购进,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可以放弃减税,按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并开具专票;如果是“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后购进且已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应按一般计税方法,自2019年4月1日起,依照13%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提增值税或错误适用税率的风险,或将依照简易办法3%征收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一般计税办法计算的销项税额混淆少缴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自查思路和方法:自查“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明细账,查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层决议,核查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日期,结合企业处置当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核实是否存在处置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税率或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的情况。

  二、废弃物下脚料处置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风险

  企业对外销售下脚料和生产各环节产生的个别废品,未确认收入、未计提销项税额(应纳税额)的风险。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废旧包装物、废旧材料等未按正常税率申报缴纳增值税的风险。废弃物处置收入坐收坐支,以废弃物处置收入抵减清理费用,导致少计收入,少缴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自查思路和方法:自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银行存款”、“库存现金”、“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生产成本”等科目明细账,核实残次品和下脚料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未确认收入、未计提增值税或错误适用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情况。自查“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出纳类明细账,核实是否存在下脚料、残次品销售收入款项,是否存在下脚料、残次品清理费用支出,核对收入类相关明细账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核实是否存在残次品和下脚料销售收入坐收坐支情况,是否存在以废弃物处置收入抵减清理费用后的金额作为收入记账,少计收入,少计提增值税的情况。

  特别提示:残次品和下脚料处置收入,是某些行业的重点税收风险管理事项,但并非所有企业的残次品和下脚料都有处置价值,一些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或废弃物,不仅不能取得处置收益,还需要额外支付比较可观的清理费用。由于税收风险管理也是需要付出管理成本的,而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特征,考察是否需要考量该风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