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应用会计估计错误等。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并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再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
【例16-16】甲公司原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由于采用小企业准则,按其规定,公司从2×18年1月1日开始起改用先进先出法。2×18年1月1日存货的价值为25000元,公司当年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80000元,2×18年12月31日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存货价值为45000元,当年销售额为250000元,假设该年度其他费用为12000元。2×18年12月31日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为22000元。
甲公司由于法律环境变化而改变会计政策变更,应对其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即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从2×18年及以后才适用,不需要计算2×18年1月1日以前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存货应有的余额以及对损益的影响金额。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如表16-16所示。
表16-16 当期利润总额 单位:元
项 目 | 先进先出法 | 后进先出法 |
营业收入 | 250000 | 250000 |
减:营业成本 | 160000 | 183000 |
其他费用 | 12000 | 12000 |
利润总额 | 78000 | 55000 |
差额 | 23000 |
甲公司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利润总额增加了23000元。其中,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5000+180000-45000=160000(元);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5000+180000-22000=183000(元)
【例16-17】ABC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84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净残值为400元,自2×14年1月1日起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18年1月,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做出修正,修改后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净残值为200元。假定税法允许按变更后的折旧额在税前扣除。
ABC公司对上述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如下:
(1)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2)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估计使用寿命提取折旧。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0元,已提折旧4年,共计4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400元,则第5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
固定资产8400
减:累计折旧4000
固定资产净值4400
改变估计使用寿命后,2×18年1月1日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2100元[(4400-200)÷(6-4)]。2×18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寿命和净残值计算确定的年折旧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100
贷:累计折旧2100